歷史檔案:明清時期永昌十五喧二十八寨
摘要:光緒《永昌府志》記載的十五喧、二十五寨是:“古里喧、早納喧、崩戛喧、蠻岡喧、蠻云喧 、 蠻雷喧、西牙喧、蠻養(yǎng)上下喧、敢頂上下喧、喇倫暄、蕩習喧、控廣喧、蠻寬喧。
“保山縣有十五喧、二十八寨,是明清保山縣蒲(濮)人、焚人等的聚居地總稱。喧,是管轄若干村寨的基層行政單位。
《天下郡國利病書》說:“保山縣有十五喧、二十八寨,諸夷有焚、蒲人、峨昌”。毛奇齡《蠻司志》卷八記載:“十五喧、二十八寨皆濮種”。明天啟《滇志》記載:“保山縣有十五喧、二十八寨……其酋長或以百夫長稱,或以千夫長稱,或以實授百戶稱,皆奉命令,服徭役……今錄其見于尺籍者(注:清《天下郡國利病書》、《云南志鈔》和《新纂云南通志》所補者見于括號內):敢頂喧罕氏(敢頂上、下喧罕氏)。早納喧線氏。石冊寨、施甸東山寨、下騰場寨、金齒東山寨、甸頭寨、保場寨、烏邑寨凡七寨并莽氏,皆副千夫長也。古里喧早氏。燙習喧孟氏。蠻云喧早氏。西牙喧線氏。波艮邑寨、木瓜榔寨、阿思郎寨、南窩寨、周冊寨、信邑寨、瓦窯寨凡七寨并莽氏。北沖寨、羅明寨、羅古寨、羅板寨凡四寨并早氏。潞江寨左氏。皆百夫長也。蠻岡喧帚氏。錦邑寨、老姚寨、交邑寨、牛旺寨、山邑寨凡五寨并莽氏。皆實授百戶也。蒲縹寨莽氏,火頭也。其見于郡志以喧稱者,有曰蠻寬(幸氏),曰空廣(罕氏),曰蠻場(早氏),曰喇倫(早氏),曰蠻養(yǎng)上(刀氏),曰蠻養(yǎng)下(刀氏),曰崩戛(賓氏);以寨稱之,有曰枯柯,曰明邑,曰茶山,曰干海子,今或以他事失其官耳。”按當時民族分布和姓氏特點。29寨頭目絕大多數(shù)是蒲人。
吳宗堯《騰越山川道里論》曰:“永昌之上江十五喧,皆瘴區(qū)也,皆傣族也。編之里甲,役之驛傳,律以國法官儀,不聞有違戾者。處置得宜,即其地、因其人、寬其法、薄其賦、酋長舉仍其舊,而惟漢署其名,羈縻約束。”明初設千夫長,百夫長。
康熙《永昌府志》記載的十五喧、二十六寨是:“古里喧、崩戛喧、早納喧、蠻崗喧、蠻云喧、蠻雷喧、西牙喧、喇倫喧、蠻養(yǎng)上下喧、蕩習喧、控廣喧、敢頂上下喧、蠻寬喧。金齒東山寨都魯凹(即鳳溪長官司)、北沖寨、平頭寨、平戛寨、南窩寨、阿坡寨、阿思郎寨、??普⒔裾?、蒲縹寨、羅板寨、羅古寨、羅明寨、周冊寨、瓦窯寨、茶山寨、小西山寨、象打寨、猛糯寨、 猛波羅寨、水眼關、關坡土巡檢、信邑寨總旗 、鎮(zhèn)安所鄉(xiāng)長。二十四寨隸保山縣。戶撒土舍、臘撒二寨隸騰越州。”當時十五喧尚存,而二十八寨有裁革者、有歸并者、有更名者。其蠻長或以土舍稱,或以巡檢稱,或以總旗、鄉(xiāng)長稱。
到乾隆十二年秤戛亂后,分劃永昌以北瀾滄江,怒江地區(qū),以知子羅、上帕,歸麗江府;以老窩、六庫、漕澗,歸云龍州;以魯掌、登埂、卯照,歸保山縣;以大塘、明光、滇灘、茨竹,歸騰越州,各有土官管轄。
光緒《永昌府志》記載的十五喧、二十五寨是:“古里喧、早納喧、崩戛喧、蠻岡喧、蠻云喧 、 蠻雷喧、西牙喧、蠻養(yǎng)上下喧、敢頂上下喧、喇倫暄、蕩習喧、控廣喧、蠻寬喧。北沖寨、金齒東山寨、都魯凹寨、思郎寨、平頭寨、平戛寨、南窩寨、阿坡寨、桑科寨、阿今寨、蒲縹寨、羅板寨、羅古寨、羅明寨、周冊寨、瓦窯寨、茶山寨、小西山寨、象達寨、猛糯寨、猛波羅寨、水眼關、關坡土巡檢、信邑寨總旗、鎮(zhèn)安所鄉(xiāng)長以上各土舍,舊隸保山縣久,久經奉文裁革。”所載十五喧有:崩戛,蠻雷,又敢頂分上下,為天啟志所缺。至于寨名,則見于天啟志者,多為府志不載,見于府志者,又多為天啟志所無,則寨設土目,時有更革也。民國時期又將魯掌、登硬、卯照之地劃歸瀘水設治局也。
歷史上記載的十五喧地多在上江,在今隆陽區(qū)芒寬鄉(xiāng)和瀘水上江鄉(xiāng),而二十八寨散在四山(實為29寨)在隆陽區(qū)瓦窯、保山壩、羅明壩、蒲縹壩、潞江壩、施甸壩、姚關壩、枯柯壩及邊山地區(qū)。
注:檔案保存于保山市檔案館,摘自康熙、光緒《永昌府志》,民國《保山縣志稿》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錢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