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网站_中文无码鲁网亚洲电影不卡_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_亚洲欧美一级夜夜夜夜爽W

歡迎訪問保山新聞網(wǎng),您可以選擇訪問: 保山市 隆陽區(qū) 施甸縣 騰沖市 龍陵縣 昌寧縣

    保山搜索

    首頁 保山新聞網(wǎng) 施甸縣 施甸新聞

    重游施甸清平洞

    2017-10-16 16:34 保山日報 羅春莉

    說來慚愧,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施甸人,卻已十多年未去過清平洞。還記得第一次去清平洞是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班級組織到此春游,現(xiàn)在回想起來,也已經(jīng)記憶模糊??粗菑埖サ脑谇迤蕉炊纯谔幍陌嗉壓嫌埃毤毣貞浤且粡垙堉赡蹮o邪的臉龐的名字,仿佛才一個轉身的時間,照片中的孩子們就都已紛紛跨過了而立之年。

    在我還是一名英語老師的時候,每個周五和周日離校返校都會路過清平洞。然而其時步履匆匆,整整四年,都沒有來得及停下腳步進洞一游。這個夏末時分,正是古鎮(zhèn)姚關最美的季節(jié),特色旅游小鎮(zhèn)初妝罷、高原水鄉(xiāng)入畫來,我也趁著時機來了一次故地重游。

    重游清平洞.jpg

    清平洞位于施甸縣姚關古鎮(zhèn)外的龜山西麓,距離施甸縣城30多公里,為明代愛國將領鄧子龍所辟。景區(qū)由《恤忠祠記》碑亭、烹象亭、看山亭、磨劍亭、恤忠祠組成,沒有氣勢恢宏的文物建筑,但一方小天地里也可謂風景秀麗,歷史遺跡保存完好。

    經(jīng)過一番修葺,現(xiàn)在的清平洞面貌煥然一新,讓人心潮澎湃。幼年游清平洞,少年心性,走馬觀花;而今故地重游,碑記壁畫,無不細細品來!

    進門處,《恤忠祠記》碑亭,碑文詳細記載了萬歷十三年,鄧子龍率部在姚關筑城,三戰(zhàn)三捷,大破緬軍的戰(zhàn)斗原委。碑文重新添過,清晰可讀,讀懂碑文后,便可一路找尋當年將軍和將士駐扎戍邊的遺跡了。

    重游清平洞1.jpg

    我急切想找到一處亭子,因為幼年時對此亭的印象尤為深刻。讓人遂愿,位于碑亭北側10米處的“烹象亭”赫然映入眼簾。烹象,顧名思義,煮食大象,相傳這是鄧子龍將軍大破緬軍后將擒獲的大象烹煮犒勞將士的地方。兒時聽老師講帶著好奇,如今再細看,亭內(nèi)有鄧子龍將軍和近代愛國將領李根源立碑為證。

    拾級而上,到達看山亭。亭子半靠山崖,有兩層。順著狹窄的樓梯可以登樓,樓上有鏤空圓窗,推窗遠眺,山色朦朧,窗戶的形狀是最好的鏡頭。倚立于窗欞前,只可惜翠樹環(huán)抱,擋住了視野。當?shù)乩先烁嬖V大家,前面突兀而起的是火星山,旁邊起伏連綿的是雞冠山、姚鳳山、響水河。我們閉上雙眼,迎著徐徐清風,任思緒飛馳,飛入那密林外的遠山,瞥見層巒疊嶂,怪石嶙峋……

    沿看山亭而下,方見石壁上乃是將軍題寫的詩詞。一首《題梅》,寫盡了將軍的錚錚鐵骨??瓷酵は卤闶乔迤蕉戳耍?ldquo;平南開此洞,呼之謂清平,若問開洞者,虎冠乃豐城。”鄧子龍的這首詩,記載了辟洞原委。

    重游清平洞4.jpg

    清平洞洞門呈圓形,洞口高處有鄧子龍的掛弓石。步入洞中,只見洞壁潮濕,洞內(nèi)幽靜清涼與洞外烈日灼熱形成鮮明對比。壁上有一石臺,相傳為鄧將軍炎夏午休的臥床。石床前側的石桌,想必就是鄧子龍平日里與部將的弈棋之處。

    洞前,楊柳依依,蓮花池在陰陰夏木中搖曳生姿。池的中央是一座八角亭,名為“磨劍亭”。經(jīng)曲橋,步入亭中,憑欄、又或登樓,朱閣、碧水、睡蓮、楊柳,盡收眼底。

    清平洞南側是恤忠祠。傳統(tǒng)的中式建筑,飛檐翹角、雕梁畫棟。“開軒面場圃”的意境只有在傳統(tǒng)建筑中方能領會,浮雕鏤空格子門帶你穿越明清時代,將軍的塑像倚立于大殿之上,供人膜拜。

    重游清平洞2.jpg

    在繁星璀璨的歷史長河之中,無數(shù)英雄披荊斬棘、氣貫長虹,將軍只是長河中一顆微弱的星星。但是這顆星星從沒有被施甸人忘記。滇西邊庭告急之際,將軍率三千精兵,遠道馳援,筑關迎敵,他在姚關駐防的每一個腳印都深深的烙印在這里。戰(zhàn)火的烽煙早已散去,姚關境內(nèi)大關、小關、里騷關、芭蕉關、茨竹關,五關里斑駁的壕塹、壕溝、磚石,都記錄著那一段保家衛(wèi)國、浴血奮戰(zhàn)的英雄凱歌。姚關人從小聽著英雄故事成長,忠魂早在心底埋下,激勵奮勇前行。

    多年后,在這片締造英雄傳奇的土地上,一個好官,一個把一生都奉獻給人民的好書記也于此長眠。不禁感慨,歷史的峰回路轉中,家國情懷貫穿歲月,一脈相承。貪鄙猜忌,將軍被迫解甲,一首《別清平洞》心中憤懣難舍國事的心情溢于言表。

    在清平洞的遺跡中,在詩詞楹聯(lián)里,重讀那段“百戰(zhàn)歸來,贏得鬢邊白發(fā);三軍散去,剩存湖上青山”的英雄故事!(羅春莉)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