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茂武:用腳步量民情 用汗水贏民心
對下派村干部來講,能讓村民說出“板扎”兩字,就是對工作的最好評價和認可。龍陵縣鎮(zhèn)安鎮(zhèn)戶帕村黨總支書記趙茂武就是這樣一位村民喜愛的下派干部。自從2017年11月被組織從鎮(zhèn)安鎮(zhèn)綜治辦派到深度貧困村戶帕后,他便無怨無悔、勇挑重擔、開拓進取、盡職盡責,用實實在在的成績,為黨旗增添了光彩,向群眾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趙茂武晴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泥水、清晨一身露水,群眾稱他為“三水”書記。一身迷彩服、一根拐杖、一只手電筒、一個皮拎包、一本民情日記“五大件”是他的標配。兩年多來,趙茂武以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和擔當,用腳步丈量民情,用汗水贏得民心,戶帕村的每個山巒、每條溝壑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在他的帶領下,戶帕村2018年脫貧出列,2019年被評為市級“基層黨建先進村”,他又被稱為“硬核”書記。
抓黨建,筑牢堡壘聚人心
“剛到村里,看了心里真不是滋味,全村19個村民小組有16個不通水泥路,全村746戶311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51戶1542人,群眾看山難、看水愁,談發(fā)展、皺眉頭,基礎太薄弱了。”談起剛剛到戶帕村的感覺,下派黨總支書記趙茂武至今印象深刻,水、電、路、產(chǎn)業(yè)等每一項似乎都是該干的大事,群眾反映的問題較多。
趙茂武通過召開黨員會、民情懇談會和入戶走訪等方式,廣泛聽取基層黨員和干部群眾的意見,找出了村里存在的問題。深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他多次奔縣城、跑市里到相關部門爭取到項目3個、資金3000萬元,實施了村組道路硬化工程。雖然道路硬化工程的實施導致村民的土(林)地被占用60多畝,樹木被砍1200多棵,房屋(院墻)被拆除200多間(垛),但趙茂武前期做通了村民思想工作,得到了村民的積極支持。楊新昌家的土地被占用0.2畝、田房(窩棚)被拆去一幢,核桃樹被砍去4棵,沒有半句怨言。他說:“修路架橋是造福百姓的好事,自家受點損失沒有什么,我是黨員要帶好頭。”黨員帶了頭,群眾跟著走,村民們積極主動地投工投勞參與到村寨道路改擴建工程中。到2018年末,共硬化路面29.1公里,實現(xiàn)了所有村民小組通硬化路,戶帕到怒江壩的兩條道路也全部完成硬化。
抓民生,解決村民實際困難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村民們的民生大計,趙茂武一次又一次到縣里、市里相關部門匯報、溝通,爭取項目、資金,兩年多時間里交出了一份份厚重的民生答卷。爭取整合項目資金新建文體活動場所6個,實現(xiàn)了12個自然村村村有文體活動場所(黨員活動室),在毗連潞江壩的三岔路、橄欖坪建起了兩個移民安置點,轉(zhuǎn)移安置移民303戶1218人。實施了一批人畜安全飲水、無害化衛(wèi)生廁所、水澆地等工程,極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生產(chǎn)條件,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為了取得村民的信任,趙茂武把自己當成普通村民,和大家打成一片,走東家、串西家,火塘邊上拉家常。村民們見他平易近人,一來二去就與他親密了許多。逢年過節(jié),趙茂武都要走訪看望村里的貧困弱勢群體,力所能及地為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村民張進才全家三代同堂6口人,年過80的父親是聾啞人,張進才先天性耳聾,妻子患小兒麻痹行走困難,大兒子智障,二兒子上高中,小兒子念初中,無主要經(jīng)濟來源。全家蝸居在一幢雨天漏雨,晴天進風的破屋里生活,日子過得緊巴巴,是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為幫助張進才家擺脫貧困,趙茂武多次到他家做工作,動員他家搬到橄欖坪移民新村。精誠所至,金石為開。2018年張進才家高高興興搬進政府統(tǒng)規(guī)統(tǒng)建的移民新居。“這么寬敞漂亮的小洋房,我家只付了9800塊錢就入住,這點錢連建房工時費都不夠,咱打心眼里感謝黨和政府。”張進才談起家里的新居開心地說道。趙茂武給他家爭取了6個低保名額,兩個上學的孩子享受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就學優(yōu)惠政策,實現(xiàn)了社會兜底脫貧。今年春節(jié),趙茂武到張進才家噓寒問暖,送上了防疫口罩、食品和200元錢。
村里有3戶五保戶故土難離,不愿到鎮(zhèn)里的敬老院生活。為了讓他們在家鄉(xiāng)安度晚年,趙茂武到市里爭取到中國紅十字會博愛家園和保山市紅十字會的愛心公寓資金14.5萬元,在三岔路移民新村建成了3間建筑面積135平方米的房屋。每間房設有臥室、客廳、廚房、衛(wèi)生間,配備了彩電、電炊具、電熱洗澡器、坐便器等設施。3位老人從山旮旯搬到移民新村,跟鄉(xiāng)親們生活在一起,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了。趙樹果老人患高血壓離不開降壓藥,趙茂武記在心上不忘記給她買降壓藥。趙大媽感慨地說:“我雖然無兒無女,但茂武比我的親兒子還要親。”
抓產(chǎn)業(yè),山寨換新顏
移民工程不只是讓貧困百姓吃飽穿暖,而是要讓其持續(xù)發(fā)展。趙茂武說:“把分散的一家一戶集中到移民村,村里有了人氣,移民有了目標,氛圍也隨之改變。在山里,大家各過各的,而移民后住得近,大家比著發(fā)展。”從隔山能對話、相會走半天的窮山溝,搬遷到毗鄰集市的移民新村,盤吃穿容易了,文化生活也豐富了,享受到發(fā)展帶來的紅利,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全村種植甘蔗800畝、咖啡600畝、核桃3300畝、芒果3000畝、無筋豆800畝,肉牛存欄500余頭、生豬存欄800余頭,基本實現(xiàn)了每戶村民有1至3個致富產(chǎn)業(yè)的目標。
為了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jīng)濟,趙茂武以個人資產(chǎn)作抵押向縣小額信貸擔保公司為村集體擔保貸款100萬元,整合壯大集體經(jīng)濟專項資金20萬元,盤活集體土地200畝,成立了龍陵縣戶興專業(yè)合作社。以“支部+合作社+基地+農(nóng)戶”的運作模式,建立芒果種植園,帶動120戶村民種植優(yōu)質(zhì)芒果增收致富,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2戶。爭取到450萬元資金用于基地水澆地建設,已種植優(yōu)質(zhì)芒果5000余株、老品種芒果100余畝,芒果5年掛果后,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20萬元收入。
為了把村莊建設得更美麗,戶帕村實施了“戶分類、自然村收集處理”的聯(lián)動保潔機制,全村12個自然村配備了垃圾桶(池)、保潔員和垃圾清運工具,開展了環(huán)境衛(wèi)生專項整治,拆除露天廁所,清除柴堆、糞堆、垃圾堆,有效解決了“糞土門前堆,廁所露天建,家禽滿寨跑”的現(xiàn)象。起初,村民們不習慣往垃圾桶里倒垃圾,路上村口亂扔垃圾袋,甚至還有人把垃圾桶推倒了。趙茂武沒有生氣,他把滾到地上的垃圾桶一個個扶起來,耐心教育村民養(yǎng)成講究衛(wèi)生的習慣??吹节w茂武與保潔員為了村容村貌每天忙碌著,村民們也不好意思再亂扔垃圾,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傾情付出得到了村民衷心擁護,2019年趙茂武榮獲龍陵縣敬業(yè)奉獻模范提名獎。如今,走進戶帕村,道路變寬了,水變清了,村莊變漂亮了,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