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東風展作為 促開放創(chuàng)新高
——“南方絲綢之路申遺保山云端論壇”專家聚焦主題暢談真知灼見
12月29日,全國全省知名專家學者相聚在南方絲綢之路上的文獻名邦、歷史文化名城保山,舉辦“南方絲綢之路申遺保山云端論壇”,交流南方絲綢之路研究成果,推動“南方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助力云南、保山成為對外開放新高地。
論壇中,云南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博士曹津永發(fā)布了《推動“南方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決策咨詢報告。來自省內外,在相關領域深耕多年、學術底蘊深厚、研究成果豐碩的知名專家學者聚焦“南方絲綢之路申遺”主題,從不同的專業(yè)視角進行了精彩的演講。
“云南在‘南方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中優(yōu)勢突出。”曹津永分析了“南方絲綢之路”申遺的重大價值和緊迫性后,指出了云南開展“南方絲綢之路”申遺工作的優(yōu)勢。他說,“南方絲綢之路”在中國境內的主體位于云南,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對我國尤其是云南具有重大價值,能有效推動云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與跨國文化遺產聯合保護的良性聯動。近年來,境內南方絲綢之路沿線重鎮(zhèn)保山、大理等地積極開展了相關領域的前期工作,建議云南省將“南方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納入“十四五”規(guī)劃,并推動成為國家戰(zhàn)略。
“要以申遺為紐帶,推動我國與沿線國家的文化交往、文明對話,建立起世界文化遺產多國聯合申報和保護機制。”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金瑩建議,在開展申遺工作中一要以學術為基礎,組織國內外跨學科研究團隊,盤點文化資產,挖掘遺產價值,精準打造申遺項目;二要以地緣優(yōu)勢為抓手,重視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交往能力的申遺人才,勇敢走出國門,積極參與南亞東南亞地區(qū)文化遺產的勘探和保護工作;三要以保護為核心,讓文化遺產更好地服務社會,造福人民。
“蜀身毒道作為南方絲綢之路三大走廊中最具成熟條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四川、云南)與緬、孟、印,四國五方應聯合申遺。”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師范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段渝呼吁南方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應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zhàn)略大背景下,實現互聯互通、優(yōu)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發(fā)展,打造命運共同體。云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原院長、原省政府參事、二級研究員任佳也有同感。她說,申遺工作是一個強大的系統(tǒng)工程,我們要在各類國內、國外活動中開辟國際文化遺產展示窗口,增強沿線國家申遺的自信心和責任感,爭取共同推進南方絲綢之路申遺工作。
中師大特聘教授、云南省社科聯原主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范建華建議,云南應把“推動文化走出去”作為南方絲綢之路申遺的一項重點,以文化旅游線路整合省內沿線資源,打造精品路線,推進沿線旅游區(qū)域的合作,為今后中、緬、泰、印等國聯合申報南方絲綢之路世界遺產做好基礎性工作。云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民族文學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史軍超建議,云南要借助文化交流提升保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帶動地方商品、旅游等方面的發(fā)展,把區(qū)位優(yōu)勢真正轉化為發(fā)展優(yōu)勢。
深秋意猶在,初冬南風暖。專家們聚焦主題進行的精彩演講,猶如寒冬中的暖陽,照進了大家的心間,堅定了保山推動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決心和信心。
走在云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前列的保山,正在用實際行動積極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戰(zhàn)略,力爭實現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開放發(fā)展。
本報記者 楊 樺 楊 茜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趙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