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寧:“我們的書屋”品讀美好生活
冬日午后的昌寧縣圖書館里,陣陣書香讓人心醉,三三兩兩的讀書人散落在各個角落,有的翻看著書籍,有的在認真做著筆記,每個人靜靜做著自己的事情,在知識的海洋里徜徉。
“每天都會有很多人來讀書,還有一些備考的人來這里復習。特別是周末和假期,許多孩子就會到這里做作業(yè)、看書。大家都說這里安靜,環(huán)境好,是讀書學習的好地方。”昌寧縣圖書館館長寶發(fā)亮說。昌寧縣圖書館自提升改造以來,通過優(yōu)化布局和提升閱讀環(huán)境,打造新型文化空間和學習空間,通過開展閱讀分享、親子閱讀、講座、展覽等全民閱讀活動,推進書香昌寧建設。目前有館藏圖書29萬多冊,人均應用圖書0.9冊,有持證讀者7900多人。
像圖書館一樣的讀書場景,在昌寧的城鎮(zhèn)鄉(xiāng)村隨處都能見到。近年來,昌寧縣堅持把文化發(fā)展作為經濟社會基礎性、全局性工程來抓,堅持倡導全民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空間建設,發(fā)揮部門、行業(yè)的優(yōu)勢,以學習者為中心,把讀書融入教育、商業(yè)、生活、創(chuàng)意等各類文化空間,切實打通全民學習“最后一公里”,全力推進“書香昌寧”建設。
昌寧縣思源實驗學校老師李朝英正帶著一群小朋友在剛剛整理好的學校圖書館里讀書,不時為孩子們進行講解,師生一起沉浸在書香里。李朝英說:“讀書是最好的修行,是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必經之路。學校圖書館是我們的第二課堂,通過師生共讀、交流分享,可以增進感情,促進教學,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在讀書和寫作中記錄生活,享受生活,享受快樂。”
昌寧縣堅持把書香社會融入教育文化空間,先后建成省級現代教育示范學校3所,市級現代教育示范學校13所,市級書香校園7所、書香班級5個、書香門第12個、閱讀名師2名、閱讀少年12名。用好學校圖書館“第二課堂”,錄制6節(jié)閱讀教學示范課,將“閱覽”“收藏”轉化為“藏、借、閱、研、休”,滿足師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成為師生交流學習、思想碰撞的重要學習空間。
昌寧縣新華書店的窯洞空間讓人一走進去,就走進了知識的“窯洞”不愿出去。新華書店店長李艷敏正帶著員工,為前來購書的人提供服務。“昌寧縣新華書店堅持在構建學習型社會中展現國有企業(yè)的使命與擔當,做好學習型企業(yè)的排頭兵。”李艷敏介紹,書店采用“書店+服務”的運營模式,集閱讀、研學、展示、交流、創(chuàng)意等功能于一體,從傳統(tǒng)的圖書發(fā)行向文化體驗的學習型閱讀空間轉變,打破單一的售書理念,逐漸從被動式銷售向主動式服務的創(chuàng)新型服務理念轉變,讓閱讀成為習慣,推動學習型社會建設。
新華書店只是昌寧書香社會建設融入商業(yè)文化空間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昌寧縣用心打造新華書店、圖書館和部分文化企業(yè),從“圖書管理”“圖書發(fā)行”“圖書零售”到傳播文化,再到文化體驗轉變,為廣大讀者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滿足大眾閱讀需求,實現文化用品一站式購買服務。
昌寧縣積極探索“農家書屋+”模式,將理論學習、全民閱讀、志愿服務、技能培訓、鄉(xiāng)村振興、社會治理等各項工作融入農家書屋建設,進一步激發(fā)群眾閱讀熱情,把書香社會建設融入生活文化空間。同時,通過開展“我的書屋我的夢”“我與昌寧90年”“光影九十載”等作品征集活動,創(chuàng)作各類作品1000余件,努力將“文化觸角”延伸至家庭教育中,創(chuàng)建學習型(書香)家庭211戶。
田園鎮(zhèn)文昌社區(qū)農家書屋的書架上,分門別類擺放著農業(yè)、養(yǎng)殖、科技、少兒、法律等各類書籍,幾個大人正帶著孩子翻看喜歡的書。帶著小孫女看書的居民王靜說:“農家書屋非常好,我平時喜歡帶孫女來這里,讓她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在開心玩耍的同時還能學到不少的知識。”
針對不同人群的需求,昌寧縣利用公園、廣場、走廊、影院等空間場所,采用“嵌入式”布局,打造讀書角、主題景觀等,將書香社會建設融入創(chuàng)意文化空間,有效解決閱讀活動場所不足、活動載體形式單一、學習內容不夠豐富等問題。在此基礎上,融合閱讀、書香文化元素,用好公共文化空間資源,打造“書潤茶香”、“曉窗分燈”、漭水“是光詩歌”閱讀品牌,廣泛開展“千人誦讀”“工讀時刻”“書潤童心”等活動,營造出了書香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氛圍。
前不久,“曉窗分燈”讀書會發(fā)起人之一謝孟凌榮獲了“第十四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yōu)秀個人”稱號??粗畠河韶澩孓D變?yōu)楹脤W上進,家庭里時時與書相伴,謝孟凌的父親謝魏邦欣慰地說:“在每個家庭里面,只有每個人不斷學習,才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我們會一直與她一起讀書學習,將好學上進的家風世代傳承。”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