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耍龍
人。在遠古時代,人們常把所敬畏的動物植物含自然現(xiàn)象作為自己氏族的標記,崇拜它們,并祈求得到它們的保護,這就是圖騰崇拜。龍騰虎躍、龍飛鳳舞、龍鳳呈祥、龍翰鳳雛、龍馳虎驟等這些成語則是人們對于龍的精神的美好愿望。
在保山的很多村寨,至今保留過年耍龍的習俗,祈愿風調雨順,五谷豐登。2024適逢辰龍農歷甲辰年,古老的村寨耍龍舞獅、飛龍在天,比如大年初一舊地基彝族寨“舞雙龍”,正月十六郎義村龍王塘“龍華會”,二月十四太平龍洞龍會,仁和東山寺二月十八“舞麻龍”。蛟龍得水,魚躍龍門,龍年耍出大氣象。
舊地基彝族村寨 “舞雙龍”
瓦窯鎮(zhèn)小浪壩村舊地基是一個彝族村,它背靠瀾滄江,西臨大保高速公路老營段,雖然只是一個有著160余戶人家的小山村,初二的“耍龍打秋會”和初三的“趕會”讓這個小村莊籠罩在濃濃的節(jié)日氛圍里。
曾經(jīng)從事過多年基層文化工作的村主任楊左趙告訴我,舊地基村歷來都非常重視彝族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揚與保護傳承。
每到大年初二這天,村里每年都耍“藤篾龍”和大黃龍。藤篾龍用山里采來的藤條和竹子扎成,再用山里采來的杜鵑花和山茶花打扮一番,從田間地頭耍到村里的文化廣場,以祈求村寨平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舊地基彝族村寨 “舞雙龍”
耍龍現(xiàn)場,村里的文化廣場和秋千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全村男女老少都穿上了節(jié)日的盛裝聚集在這里,藤篾龍和黃龍上下翻滾,互相呼應,隨著彝族長號和鼓點舞動,寨中的長者為雙龍賀彩:“老龍扎得好是巧又巧,一年又比一年扎得好,自從老龍來慶賀,舊地基人民生活過得好!老龍耍得喜洋洋,舊地基人民一年又比一年強”。
在耍完龍之后,村里的年輕人一起上陣,在秋千場豎起了高高的秋桿,把藤篾龍的身體部分的藤條綁上秋千架,一副秋千就架好了,村里八十多歲的長者首先登上秋千架來回搖蕩,贏得全村男女老少一片喝彩,隨后年輕人才依次登場,把秋千高高的蕩起來……入夜,彝族人吹起長笛,圍著篝火跳起了彝族左腳舞,把節(jié)日氣氛推向了高潮。
舊地基彝族春節(jié)龍獅蕩秋千活動歷史悠久,據(jù)說因舊地基地形、地勢像一條沉睡的巨龍,自老祖宗從南京搬入此地,疾病頻繁、瘧疾橫行,為喚醒睡龍,消魔去災,祈求來年人畜平安、財運亨通、五谷豐收,每年輪流以4戶群眾牽頭扎大龍、舞龍活動,特男扮女裝舉辦舞獅,長老帶頭、童男子在前的蕩秋千活動,一直流傳至今。
龍王塘的“龍華會”
龍王塘是保山重要的水源地,從明嘉靖年間開始,永昌知府嚴時泰就以此地泉水灌溉農田,當?shù)孛癖娨嘀饾u修筑亭臺樓閣,建成秋水洞、龍王廟、公主泉等景點。1639年農歷六月十三,徐霞客從仁壽門出城,經(jīng)紙坊村、紅廟村、郎義村到達龍王塘,描述道:“緣村西轉,有水自北堰中來,即龍王塘之下流也”。
龍王塘泉水清冽,灌溉保山壩萬畝良田,幾百年源源不絕。感念自然之賜,龍王塘附近村民每年的正月十六舉行龍華會,耍龍舞獅趕廟會,極盡人間歡樂。
龍王塘的“龍華會”
這天中午十二點,從板橋或者大官廟請來的青龍隊和舞獅隊在泉水口耍過大龍,就率上千民眾過龍花橋,這是一個重要的儀式,成年人過龍花橋,過了就“來年大發(fā)大旺”,小孩子過龍花橋,過了就“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之后,隨著灣子洞經(jīng)古樂協(xié)會鼓樂的敲響,往龍王廟燒香祈福的民眾魚貫而入;外面趕廟會的在各自中意的攤位前駐足留戀,對于過年的期盼和滿足似乎在此時才酣暢淋漓地劃上句號。正月十六一過,日子就回到了按部就班的日常,該勞動就勞動,該掙錢就掙錢,再不能以“過年”為由閑散偷懶了。
龍洞村以龍舞水祈豐收
施甸縣太平鎮(zhèn)龍洞村有一棵榕樹,村民們叫它龍樹,龍樹旁邊有一個長年的出水口,是村里的重要灌溉水源,村民認定水源是龍公龍母的賜予,在水源的上方修建了龍王廟。
龍洞村地處怒江東岸,千百年來的農耕文明讓村民對山水充滿敬畏。
每年農歷二月十四是龍洞村的龍會,一大早全村村民就到張家寨的公房集中,各司其職,敲鑼打鼓把青龍從張家寨耍到龍王廟,龍洞村的黃龍也在同一時間到龍王廟與青龍匯合,兩條龍在村里的老人喝彩聲中完成對水源的祭拜后,雙雙到村里大榕樹下開始獅子和小滾龍的表演,表演狂歡結束后,黃龍青龍相互送行,依依不舍,期待來年相會。
仁和村民舞麻龍
在施甸縣仁和鎮(zhèn),至今沿襲著舞麻龍的傳統(tǒng)。
每年農歷二月十八,村里約定俗成要辦龍會,組織者們會在二月十七就開始供奉麻龍,待到十八下午三點,再簇擁著將麻龍舞上戲臺。人們?yōu)樾乱患疚骞蓉S登許下心愿。
熱水塘的長龍穿過村莊田野
農歷二月十八,仁和鎮(zhèn)村民們一早就來到古戲臺附近,等待瞻仰龍身。舞麻龍者常為九男八女,其每人腰間各系一串銅鈴,手執(zhí)一根彩杖,男性執(zhí)杖端頂用麻扎成龍頭,拖著麻髯龍身,女性所執(zhí)彩杖頂扎彩球彩帶,下鑲鐵環(huán)銅鈴。鑼鼓聲起,麻龍飛舞,花杖旋轉,龍擊花杖,球戲麻龍,是為“舞麻龍”。
舞麻龍原是一種祭祀活動,隨著時代進步,這項民間活動已被注入了新的元素與內涵,成為一些地區(qū)民眾的娛樂健身項目。五樓村、大河口、菠蘿村、羊毛村,還有橫溝、大壩村等九個村寨的民間文藝組織,會為龍會各自獻上一兩個保留節(jié)目。
節(jié)日鄉(xiāng)集應有的熱鬧,在這里有過之而無不及;一條通往古寺的鄉(xiāng)間土路上,密密匝匝皆是人;擺放著火燒豬的燒肉攤前,食客可謂里三層外三層;色澤鮮艷且形象生動的手捏面人兒、三角米糕、糖龍等鮮香小吃更多的吸引著孩童們頻頻回頭,沿路攤點上販售的各色小貨,為看龍會的人們極大地豐富了等待中的休閑余趣。
說到龍會,便跳不過為龍會提供古戲臺的東山寺。位于仁和保場的東山寺,是三溝頭龍會歷史的主大門。循著頗為腐朽的木梯登上戲臺,你不難發(fā)現(xiàn)斑駁的墻壁上仍隱約可見那明清時期當?shù)匚娜搜攀克鞯乃?,文化不朽,古寺不敗,人們的精神寄托便有了凝聚滄桑歷史的屋檐庇護。本報記者 范南丹 刁麗俊 蔣蕾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